今年四月以來,國內鋼市進入漫長的下跌通道,不少貿易商損失慘重,且隨行業洗牌加速,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不斷發揮作用,我國鋼鐵業正經歷著轉型升級的艱難“陣痛”階段。
9月初國家發改委兩天內批復逾萬億的基建投資項目,各地政府亦積極推出7萬億左右的穩增長規劃,對鋼價上漲形成了較強的內生動力,雖然后期部分資金到位或面臨阻礙,40mn鋼板但大部分項目開工仍可預期。本輪投資增加帶動鋼價短期大幅拉漲,一方面,鋼市跌勢已久,自2011年9月以來,雖中間不乏短暫反彈情節,但整體處于弱勢下滑狀態,市場積蓄大量反彈動能;另一方面,美國QE3對國內鋼市的影響也在追尋著QE1、QE2的軌跡發展,對市價形成強力提振。目前正值“十一”小長假前的工地備貨期,終端采購經過長時間的謹慎操作后,隨前幾日價格持續拉漲,紛紛放棄持幣觀望心態,開始積極備貨。鋼市似乎聞到了肅殺寒冬過后的些許暖意,然而此輪價格拉漲對貿易商來說,40mn鋼板到底是“枯木逢春”還是“飲鴆止渴”呢?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9月中旬重點大中型企業粗鋼日均產量為152.27萬噸,旬環比下降2.73%;預估9月中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為185.65萬噸,旬環比下降2.01%,均較上旬有所回落,后期供給壓力緩解或可預期。同時,社會庫存截至上周已連續9周環比下滑,且上周下滑速度明顯加快。
庫存作為鋼價的風向標,始終對鋼價走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一般庫存和鋼價遵循著四階段組成的循環:“庫存降、鋼價漲”,“庫存增、鋼價漲”,“庫存增、鋼價跌”,“庫存降、鋼價跌”,如此往復,而本月中旬以來正處于“庫存降、價格跌”與“庫存降、價格漲”兩個階段之間,加之目前供需矛盾依舊突出,可見未來鋼市走向很大程度上仍將受制于鋼廠實質性減產、檢修力度。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近期社會庫存的增速下滑主要源于中間需求作用和工地按需備貨的需要,而實質需求長期放量可能性不大,譬如發改委萬億審批項目若資金落實順利,最早也要在半年后才能開工,40mn鋼板所以種種利好修正的是市場主體對后市的預期,短期內鋼廠產量釋放速度不及庫存下降速度,為鋼價上漲形成一定支撐,但利好并不足以維持鋼市長時間、大幅度拉漲,行情反轉尚待時日。
從整體來看,“金九”實質需求釋放有限,且鑒于近期行情走勢起伏跌宕,貿易商謹慎觀望后市,紛紛降低庫存,社會“蓄水池”功能持續弱化,同時鋼廠所面臨的市場風險有所增加,要改變鋼價“急漲急跌”的怪現象,鋼廠必先“去產能化”以推進“去庫存化”。